找到相关内容574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慧远大师之净土思想

    般舟三昧经》(汉末支谶与竺佛朔合译)。般舟三昧意为十方诸佛悉在前立,故名定意法,又名菩萨超众行。般舟要旨,为宜一念,兼重观想。行者修这念佛观,目的本在现见阿弥陀佛,即现见一切诸佛,这与《观经》所云:“见...始涉半年,定中见佛,行足遇像,佛于空现,光照天地,皆作金色。   慧远大师对定中见佛事,尚存疑滞,曾向鸠摩罗什大师讨教①。慧远大师根据《般舟三昧经》所常引用的梦喻发问:谓定中所见的佛,假如真是属于梦...

    魏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978970.html
  • 慧远的法性般若思想

    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学习小乘禅法,主张定慧双修,修习般舟三昧,由此提倡念佛三昧,他的禅修思想也与般若思想有着一定联系。   下面就从他的生平,禅观与般若相结合以及他的法性思想来探讨他的般若思想。 ...;故曰,色不离如,如不离色,色则是如,如则是色。   他主要修学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观到阿弥陀佛及菩萨在三昧中立,即以心眼见无量诸佛现在前。《大智度论》中说:“念佛三昧,名十方三世诸佛,...

    蔡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1164982.html
  • 庐山慧远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

    见佛,行路遇像。佛于空现,光照天地,皆作金色。又披袈裟,在宝池浴。出定已,请僧读经,愿速舍命。[20]   此中所描述的境界是定中见佛。   庐山僧团定中念佛、定中见佛的修行理论即是《般舟三昧经》中所开示的“般舟三昧”。慧远曾与罗什讨论般舟三昧与念佛三昧的问题,在《鸠摩罗什法师大义》(又名《大乘大义章》)卷中《次问念佛三昧并答》中说:“远问曰:念佛三昧,《般舟经》念佛章中说,多引梦为喻。”[21]这...

    传印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91874320.html
  • 慧远念佛思想特色探究

    故。慧远所关心的是所见佛相究竟怎样的问题。这也说明了慧远的修持方法是观想念佛,而非称名念佛。慧远与罗什的一问一答中皆援引了《般舟三昧经》,说明该经在当时影响之大。慧远之观想念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宣传念佛三昧的《般舟三昧经》的影响。   《般舟三昧经》,又作《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》(三卷本)。系月支三藏支娄迦谶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(公元179年)所译。它是一部论述大乘禅观的经典。“般舟”是梵语...

    姜元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993223.html
  • 善导大师要义(2)

    行仪,其所说大概如次:  二、《观念法门》一卷,具名《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》,由三段所成。  第一段说观佛念佛两三昧的行法,其中,一、依《观经》说明观佛三昧之法。二、依《般舟三昧经》说明七日七...其次“般舟三昧乐愿往生”以下正是说明所修行法,其顺序如次:  稍加说明,上卷是说明前面之行法部分,其中“般舟三昧乐”以下是《阿弥陀经》之别式,道德召请弥陀、释迦、诸佛之三佛。“般舟三昧乐”一直重复是?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4645944.html
  • 支谶译经“法师”考(2)

    般若经》(T224),《般舟三昧经 》(T418)及《阿佛国经》(T313)。然后依最早的经录,即僧 祐《出三藏记集》所记载的译经为基础,经过考证后证明为支 谶所译者,方作...,如下所列:T2 24《道行般若经》、T418《般舟三昧经》、T313《阿佛国经 》。以上三部经典皆在最早的《僧祐录》所见,同时记为支谶 译。各部经在后来有重译,因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2446254.html
  • 庐山慧远的弥陀论

    中国净土教的初祖[1]。  慧远对西方净土的倾心,虽其思想的源流不甚明了,但在他之前已有净土经典的传译,如支娄迦谶的《无量清静平等觉经》(No.361)、《般舟三昧经》(No.417 、No.418)...追求的核心。  (二)、慧远和般舟三昧的念佛  1﹒《大乘大义章》  《大乘大义章》是慧远和罗什两人书信问答的集成[4], 从思想内容推定, 双方对话的完成时间约在《大智度论》传译之后,也就是慧远...

    陈敏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371087.html
  • 传印法师:慧远大师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

    理论即是《般舟三昧经》中所开示的“般舟三昧”。慧远曾与罗什讨论般舟三昧与念佛三昧的问题,在《鸠摩罗什法师大义》(又名<大乘大义章))卷中《次问念佛三昧并答》中说:“远问日:念佛三昧,《般舟经》念佛章中说,多引梦为喻。”[21]这就是指《般舟三昧经》卷上,“行品”中说:   若沙门白衣所闻西方阿弥陀佛刹,当念彼方佛,不得...

    传印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传印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878967.html
  •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(七)C

    如来初中及后所说诸法,悉能受持」。千子中,除了最小王子,其他的也都次第出家。  『维摩诘所说经』:月盖王子从药师佛出家,修菩萨行,是释尊的前生。  『般舟三昧经』:过去时,「须达长者子闻是(般舟三昧已...,摄化众生,宏传佛法的意义,但都是乘愿再来的大菩萨。  在家菩萨而有传宏佛法意义的,如『般舟三昧经』,■陀和(Bhadrapa^la,译义为贤护)为首的八大菩萨,宏持般舟三昧般舟三昧──观佛色身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15140889.html
  • 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观念法门

    称为“念佛三昧”或“观佛三昧”。得此三昧也就见到以大慈悲为体的佛心了。 以忆念观想弥陀色身而得往生之说,在支娄迦谶(147~~?)翻译的三卷《般舟三昧经》也有这样的阐述,如说:GCK@15>“...。这两经都是以观念弥陀色身为往生的途径,并且都很强调意念的集中与持续,《观经》的“但当忆念”、“应当系心”、“谛观”,与《般舟三昧经》的“数数念我,常当守念,莫有休息”、“常念如是佛身”等,意思是一样...

    向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3350944.html